移至主內容
關於我們
電子報
網站導覽
捐款
新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編輯直送
時事專題
在理想中擱淺的鯨豚觀察員
我推的防災生活
直擊阿聯氣候新時代
擱淺118—打開海龜急診室
當草鴞飛過
陽明山,誰的家?
原民狩獵有沒有問題?
武漢肺炎疫情總整理
追蹤縣市國土計畫
石虎專題
生物多樣性與他的7個小迷思
離岸風電時代的生態備忘錄
新聞懶人包
你來報報
我們的島
回顧與前瞻
專欄
生物多樣性
親近國家公園
與野共生
透視中國環境
環球360°
黑潮海嶼鯨
減碳新生活
律師來開講
看守綠生活
RE-THINK新日常
綠色影展
綠色人物
多媒體
圖輯
攝影
手繪
綠繪本
綠遊戲
影音
懶人包
環境電影節
副刊
環境書摘
自然生命印象
享綠生活
自然人文
自然書寫
自然書訊
詩情畫意
評論
公共論壇
社論
活動
環境徵才
綠色消費
台灣史上第三次發布海嘯警報 西南、東南海域波高最高
從海產店到鯨魚身上都有:揭開「藤壺」的神秘生態
羊和觀光客太多 英國湖區的保育論戰:「退出世界遺產會更好?」
碳邊境調整「台版CBAM」2026年上路 首波列管水泥業六大產品名單出爐
都市也能「光電日不落」?公寓、大樓、租屋族聰明用綠電的點子
台灣新聞
台電低碳電力產品開賣 「RE30」怎麼買? 三大QA一次看懂
2025/07/31
台灣史上第三次發布海嘯警報 西南、東南海域波高最高
2025/07/30
水試所用蟲取代魚粉 黑水虻「不吃素」更營養
2025/07/30
預防勝於追緝 林業署啟用台灣森林防範盜伐資訊站
2025/07/30
從海產店到鯨魚身上都有:揭開「藤壺」的神秘生態
2025/07/30
國際新聞
善於游泳的喵星人 泰國「漁貓」生存險境僅剩150隻
2025/07/31
剪下的頭髮大妙用 做成肥料、減少用水、還能拯救漏油
2025/07/30
羊和觀光客太多 英國湖區的保育論戰:「退出世界遺產會更好?」
2025/07/29
斯洛伐克熊襲人頻傳 政府核准撲殺境內1/4棕熊並賣熊肉
2025/07/28
都市也能「光電日不落」?公寓、大樓、租屋族聰明用綠電的點子
2025/07/25
編輯精選
蓋一條「永續高速公路」但要犧牲雨林? 氣候大會主辦城市貝倫惹議
2025/07/22
「沒有地球,沒有棒球」環境部與中職合推永續賽事 李多慧當資源循環推廣大使
2025/07/21
吃蘋果還要摳貼紙好煩? 民眾支持但澳洲水果貼紙禁令仍卡關
2025/07/17
專欄
雨衣要怎麼回收? 不可回收雨衣要如何重生?
2025/07/30
白天太熱,改晚上捕魚就好了嗎? 高溫下的農漁困境與性別平等危機
2025/07/29
榴槤、沙漠甲蟲、幽靈魚啟發靈感 仿生大自然的建築藍圖
2025/07/28
時事評論
林怡均/解析台灣製造部門減碳之路:政策工具與旗艦計畫需如何補強?
2025/07/02
楊沛為、M.V.拉瑪納/為何美國將無法幫助台灣建構核能新時代?
2025/06/09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世界環境日倡議 以兒少視野 構築「我們的家園」記憶
2025/06/04
深度報導
在理想中擱淺的鯨豚觀察員
2024/10/02
【漫畫】在風場守望鯨豚的我們
2024/10/02
曾經憤怒、堅持改革——在環評制度裡抗爭的他們
2024/10/02
副刊
讀《台灣的紋理2》人文篇:台灣的人類世是什麼?
2025/07/25
來吧,來認識「周遭」——導讀《 21世紀的環境課》
2025/07/21
《樹說時間的故事》歸屬與超越:藍膠尤加利
2025/07/14
綠色消費
從一鍋火鍋開始的改變 里仁用親子共學翻轉永續飲食想像
2025/07/28
用玩具創造連結,打造永續鏈——專訪「台灣玩具圖書館」秘書長張維庭
2025/06/24
台灣首支rPET瓶裝茶實現「瓶到瓶」循環 主婦聯盟:盼環境部加速法規腳步
2025/05/22